在設計和談論LED燈具時,大家往往會關注到一個問題,那就是LED燈的出光效率和光源遮蔽性問題。這是個矛盾的統一體。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了,下面跟著健坤光學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事實上兩個問題,需要針對采用不同LED光源的燈具不同對待。一種是由大量小功率LED組合的光源,一種是集成光源。
1. 對于小功率LED組合光源的設計
LED的一個特點是芯片小,即使封裝后的LED,其出光面相對熒光燈來說是非常小,其亮度就較高。近距離直視確實非常刺眼,對眼睛是有傷害的。但是當用它來做照明光源時,通常燈具會懸掛在較高的位置,再加上適當的隔柵板,人短時間直視并不會有不適與傷害。況且,人們通常是不會抬頭去直視天花上的燈具的,無意中抬一下頭也就移開視線了,所以,對于它的光源遮蔽性,不應過份強調,這個在有關照明設計標準中是有量化指標的。
LED用于照明,通常會由許多的LED組合而成,這樣光源就是由很多的點光源組成了。人們看上去有很多光點。這種看到光點的燈具大體有兩種狀況,一種是采用透明光罩,能夠完全看清LED的光點;一種是半透明光罩(霧化的、或條紋的、或小曲面的燈),對于LED直射光照明時,LED的排列間距會影響到光罩面的光均勻性。這種不均勻性可能會比直接看到LED光點的不均勻性更讓人注意到。
其實,透明光罩的LED燈具,光源遮蔽性差,能夠看到多個LED的光點,似乎感覺不好,但是若能排列成有特色的排列,或者是使用特殊結構棱晶板,光照后形成某種視覺化的圖案,或許就不招人討厭,或許還會令人興奮。燈具只要是掛到平時人眼不易直視到的地方。這種透明擴散罩的燈具,相對其它霧化、小透鏡組合等處理過的光擴散罩,具有很好的光效。這才符合節能要求。而如果采用較多的小功率LED角密集排列,稍遠的距離上看,近似面光源。另外,采用較多數量小功率LED組合成大功率光源,散熱要比集成光源好很多。
現在設計LED燈具的人,為了降低刺眼及追求光罩面完全均勻化,采用透光率低、霧化程度很高的光擴散罩。這樣做,確實不刺眼了,燈罩上的光看起來也很均勻了,但是,其光效卻降低了,完全不符合經濟、節能的要求。這么做,燈具的價格高,或光通量不足。像現在市場上的PS側發光面板燈,就是非節能設計的典型代表。必須使用質優光擴散板,平衡透光率和霧度,在保證較高透光率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光源遮蔽性!
有一點大家要明確,照明燈具是用來照明的,它發出光是為了照亮其它物體。它不是裝飾燈或指示燈,它不要求人們直接去看它。所以,對于它的出光面罩上的光斑是否均勻,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發出的光應該在照射的范圍內具有某種人眼不易分辨的均勻性??礋粽稚瞎獠皇蔷鶆虻?,但是在遠離一定距離后,可能就比較均勻了。比如無影燈,假如照在離光源很近的地方,光依然是不均勻的。
當然,對于非全透明的光罩,其上的很明顯光斑不均勻,被人看到后會感覺很不好。采用適當的霧化等處理的光擴散罩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可矯枉過正,沒有必要追求非常的好。因為,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現有的劣質光擴散板,單一實現了光源遮蔽性,滿足了光斑的均勻,卻極大地損失了出光能量。在當今倡導節能、環保的時代,我們設計LED燈具,應該在適當考慮舒適度的情況下,還應盡量考慮燈具的光效。
現在有些公司采用的就是透明罩的LED管燈,可以看到密集排列的光點,但是它在天花板上的隔柵燈具內,人在地面向上看,并沒有刺眼的感覺。
2. 對于采用集成光源的的設計
集成光源的出光面積相對同樣功率的小功率組合光源來說是比較小、甚至是很小的,集成光源的表面亮度很高。采用集成光源,必須很好地解決刺眼問題。集成光源,可以說更是一個“點”光源。與同等光通量、用小功率LED組合的光源相比,集成光源更加刺眼,更加是一個“點”光源。因此,使用集成光源的燈具,更加需要處理好防眩光的問題。尤其是室內照明燈具,不僅要處理好大角度方向的眩光,也要處理好燈下附近小角度范圍內人抬頭看時造成的眩光、不適問題。通常需采用一般的磨砂或霧化罩。但是這必然會造成較大的光損失,需要健坤光學的眩光擴散板,在控制高角度光,抑制眩光的同時,保證光的出光效率!
健坤光學專注LED照明防眩光材料供應,專注為您提供亞克力透光板,燈具紋理板,LED光擴散板,光擴散板價格等。